1、补中益气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存在一种或者多种起源于胃十二指肠区域的消化不良症状,并且缺乏能够解释这些症状的任何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包括餐后不适综合征与上腹痛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其病理生理学基础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内脏的高敏感性、胃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精神心理因素。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属于“痞满”范畴,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后天各个脏器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完整均依赖于脾胃对饮食的运化、吸收、输布功能的正常。痞满是由外邪内陷,饮食不化,情志失调,脾胃虚弱等导致中焦气机不利,或虚气留滞,升降失常而成,多为慢性起病,时轻时重,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发病和加重常与饮食、情志、起居、冷暖等诱因有关,乃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和而成。胃痞的病变部位在胃脘,病变脏腑在脾胃,病机关键是中焦气机阻滞,升降失职。病因有邪滞中焦之实和脾胃虚弱之虚,且常虚实夹杂。治疗原则本着实者泻之,分别施以泻热,消食,化痰,理气等法;虚则补之,施以温补脾胃之法。
补中益气丸出自《脾胃论》,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综合全方,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脾气得复,阳气得升,气机得顺,虚痞自除。如脾阳不振,手足不温者,可加附子、干姜;若气虚失运,满闷较重者,可加木香、枳壳、厚朴以助脾运。
2、参苓白术散: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慢性消化道顽症,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泄泻”有着相似的症状学内涵,现代中医学者根据中医理论,认为UC的病机主要为本虚标实、寒热错杂,以脾虚或脾肾两虚为本,湿、热、瘀、积为标,但脾虚湿盛是其病机的关键。而虚实夹杂、寒热错杂的特点决定了本病会成为治疗上的难点。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合剂局方》,方中人参甘温,主入脾经,擅补脾胃之气;白术甘温而性燥,既可益气补虚,又能健脾燥湿;茯苓甘淡,为利水渗湿、健脾助运之要药;淮山药甘平,为平补脾胃之品;莲子肉甘平而涩,长于补脾厚肠胃,涩肠止泻,健脾开胃;扁豆甘平补中,健脾化湿;薏苡仁甘淡微寒,健脾利湿;砂仁辛温芳香,化湿醒脾,行气和胃;桔梗宣开肺气,通利水道;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大枣补益脾胃。全方共奏益气补脾、利湿止泻之功,这与中医学认为的UC的主要病理特点是相符合的,故奏效甚捷。
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 (1) 人参皂苷能够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保护胃肠细胞,改善脾虚症状,同时人参皂苷及其单体Re、Rd在体外可增强免疫受抑小鼠的T细胞功能,c AMP与c GMP均参与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增殖分裂,并可调节细胞与体液免疫反应,这与现代医学认为的UC免疫失调的发病机制相吻合。 (2) 茯苓能够减少胃肠黏膜脂质过氧化反应,抗自由基损伤,促进胃液分泌,从而从不同角度保护胃肠黏膜,减少溃疡发生。 (3) 白术煎剂有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作用,且较小剂量的水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平滑肌收缩有轻度抑制效应。 (4) 山药富含多糖,具有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功能,且其能够抑制正常大鼠胃排空运动和肠推进作用,也能明显对抗苦寒泻下药物引起的大鼠胃肠运动亢进,同时其能够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及对抗神经递质,对UC引起的腹泻、腹痛、脓血便等有良好效果。 (5) 自由基同时也被认为是UC发病的重要递质之一。莲子多糖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清除羟基自由基-OH的功效,其最高清除率可达29.1%。 (6) 有研究表明,20%白扁豆冷盐浸液0.3mL,对机体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可减轻UC免疫异常引起的病理性进程。 (7) 薏苡仁75%醇提取物能够抑制水浸应激性小鼠、盐酸性小鼠肠道溃疡的形成,同时可抑制番泻叶性小鼠腹泻,且对小白鼠 (电刺激法) 与大白鼠 (辐射热法) 均有明显镇痛效果。 (8) 砂仁油对离体回肠及正常运动和痉挛状态都有明显抑制作用,能够预防大鼠幽门结扎性溃疡的形成,且可以改善肠道黏膜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使肠道黏膜组织代谢得以加强,从而为胃黏膜损伤的修复与正常功能发挥创造条件。
3、附子理中丸:
临床中发现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上皮化生(IM)初期,脾胃虚寒患者较多,这可能与现代生活中人们过食冷饮,久居空调环境中,劳欲过度等损伤身体阳气相关,但温阳法治疗CAG伴IM的研究少有报道。究其原因CAG这一名称为现代医学发展的产物,由于CAG伴IM患者胃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也随之相对减少,这与中医辨证分型中阴虚类似,造成诸多专家认为CAG患者胃阴亏虚居多。殊不知CAG伴IM初期,消化液分泌减少并不明显,且减少原因也常常为阳虚在先,阳损及阴的所致。温法为中医治法“八法”之一。附子理中汤是温里剂中最重要的代表方子,由《伤寒论》中理中丸衍化而来。清·程应旄认为:“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气升而中气赡,故名理中。……参、术、炙草, 所以固中州;干姜辛以守中……。是以谷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者,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矣。此理中之旨也。若水寒互胜,即当脾肾双温,附子之加,而命门益,土母温矣。”于该方中另加入三七、木香、白芍、炙甘草、黄连,诸药合用共奏温阳散寒,益气健脾,行气止痛化瘀之功,有较好的促进胃黏膜病理状态恢复的作用。方中君药附子有回阳救逆、补阳助火的功效,为中药温阳药之最。其具有舒张血管、增加血氧含量等作用可能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血流灌注量不足有较好的改善作用。临床研究证实,附子理中丸可一定程度上逆转IM,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病变胃粘膜中音猬因子(Shh)表达有关。
美林配资-软件炒股杠杆-网络配资平台-安全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